汽车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价值体系重塑主要矛盾: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定制化需求成为现阶段汽车行业主要矛盾。
汽车行业价值体系的六大重塑:①供应链:供应链韧性增强优于效率提升,灵活抗压成为关键。②价值链:价值链从单向链式向三角闭环转移,用户成为变革核心。③市场结构:新能源汽车正在重塑汽车产品结构,原有利润池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④竞争格局:行业竞争面临从竞争对手到主体、要素和阵地的结构性扩张。⑤产品定义:汽车属性发生转移,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更应增强国家战略层面的忧患意识。⑥交通体系:交通关键要素从相对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转变 。
数字化转型底层逻辑:在产业内部价值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和产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维持可持续高增长的系统性业务变革。
价值体系重塑下的数字化转型:①研发端:全流程协同研发助力企业缩短决策链,实现研发流程变革。②生产端:全链路智能制造方案成效显著,部分核心问题仍有待解决。③营销端:全场景营销助力挖掘用户生命周期中的长期价值。④运营端:以数据作为核心资产,以服务客户为关键驱动的端到端企业级数字化决策平台。⑤架构端:功能域集成势头正盛,中央计算单元将满足未来智能化趋势。⑥通信端:在5G-A通感一体化趋势下,汽车向移动智能终端持续演进。
一、汽车行业发展综述
汽车行业价值体系重塑的国际影响因素
新格局下,全球化扩张和回潮的天平逐渐向后者倾斜
在新冠疫情导火索的影响下,全球价值链格局变革直接影响我国汽车行业的价值链重塑。
在【经济层面】,全球劳动力套利机会下降和多边贸易成本上升,导致跨国企业价值链向母国回流趋势显著。全球价值链向区域化集中,致使我国汽车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分工的难度增大。
在【政治层面】,部分经济体的全球化政治基础在疫情间逐渐动摇,开放性的产业政策出现了显著的紧缩效应,导致汽车行业核心生产要素在我国流动性降低,增加了我国汽车行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的难度。
在【技术层面】,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依赖;同时智能化、新能源的发展将核心价值集中在少数知识密集型部件上。在全球汽车产业回迁母国的趋势下,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的要求迫不及待。因此,在全球格局的变革下,我国急需调整汽车行业价值体系,以可持续的方式嵌入全球的合作和竞争当中。
中国汽车行业价值体系重塑的底层逻辑
现阶段主要矛盾下,汽车行业为夺取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
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汽车行业率先作为,但产业供给侧改革仍然处在浅水区,难以满足消费者定制化需求。上游供给侧不确定性逐渐上升,产业分工逻辑转向安全和韧性;下游用户对汽车消费需求和审美理解存在不同程度提升,更加要求车辆的定制化和个性化程度,迫使车企从围绕成本向围绕用户转变。同时,我国智慧交通体系的变局正在酝酿,主机厂也将不同程度的成为变革的助推者。在此趋势下,在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中获取确定性的生存空间和可持续性的竞争力成为汽车行业的必修课,一场深入而持久的价值链重塑就此展开。
后疫情时代下的供应链重塑
供应链韧性增强优于效率提升,灵活抗压成为关键
汽车行业绵密的供应链体系在疫情和逆全球化思潮等因素影响下饱受断链影响。产业分工的安全逻辑阶段性压倒经济逻辑,韧性替代效率成为供应链关键考量因素。伴随全球价值链扩张趋势的放缓,新型供应链体系朝向短链化、本土化、内部化和透明化发展的势头显著,意味着跨国公司或将更加靠近甚而直接回流至母国,降低我国在全球汽车价值链上获取价值的可行性。为此,我国汽车行业急需重视数字化建设以加强对上游核心资源的掌控力度、关键库存水平和多级供应商透明度,以应对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断链冲击,同时在市场和成本的引导下寻求更加灵活和抗压的生存方式。
以用户为核心的价值链重塑
汽车行业传统价值链发生串联,用户成为变革核心
用户购车思维逻辑的转变导致汽车行业开始认真思考用户诉求,原有以大批量生产为核心的传统价值链向以用户为核心的三角闭环模式转变。在三角闭环模式中,【研发环节】更加注重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数字化设计和虚拟验证;【生产环节】更加注重透明、敏捷、智能、高效;【营销环节】更加注重粘性管理、个性化服务和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因此,研发、生产、营销和用户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双向关系,背后不仅意味着数据、信息从研发端至消费端的横向拉通,也意味着百年汽车工业形成的价值逻辑发生转移。
双碳目标下的市场结构重塑
绿色经济致使汽车行业产品结构加速向新能源变革
“双碳”目标和降低石油对外依赖程度使汽车行业肩负着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重塑汽车产品结构,正式成为汽车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三电系统、半导体和操作系统等知识密集型部件将在价值链的收益体系中代替传统“三大件”占据价值链上游主导地位,从而产业链利润池将同步发生转移。同时,重知识型的新能源主机厂逐渐将核心研发活动内部化以便应对全球化的回潮和市场失灵的风险,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挑战中平稳运行,坚持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将助力2060年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结构性转变下的竞争格局重塑
行业竞争面临从竞争对手到主体、要素和阵地的结构性扩张
过去,部分合资企业仅依靠合作导入即可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匮乏,产业竞争结构扭曲,此段历史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新愁旧憾。目前,汽车行业正在面临从竞争对手到竞争主体、竞争要素和竞争阵地的全面扩张。同时,特斯拉的入华给国内汽车行业带来颠覆性认知,新势力企业给传统自主品牌不断造成冲击,以BATH、小米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通信企业不断入局,导致我国汽车行业优胜劣汰愈加明显。然而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要素也给我国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在建立更符合全球分工的“走出去”框架下,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我国汽车产业核心优势成为实现互利共赢的前提。
国家战略牵引下的产品定义重塑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更应增强国家战略层面的忧患意识
随着消费者心智的成熟和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考量从产品本身转向体验、服务等维度。传统车企曾坚守的价值底线也随消费者变化而发生转移,迫使原本擅长硬件整合的主机厂向软件和服务延伸,造就了软件价值维度的上升。然而,核心车载软件和工业软件能力的匮乏大大降低了我国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韧性和抗打击性,重要的是基础软件领域并不存在“弯道超车”。因此我国汽车行业仍需直面应对软件定义汽车过程中的挑战,以此平抑国际秩序下的可能性冲击和波动。
技术加持下的交通体系重塑
交通关键要素从相对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转变
车路协同已成为数字交通发展的中国方案,正在逐渐与自动驾驶/单车智能形成互补。原本相对独立运行的人、车、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等技术的加持,在朝向全场景自动驾驶、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全面覆盖等目标发展的道路中展现出乘数效应。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车辆与道路之间的连接逐渐清晰。未来主机厂有望深度融入建设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天地一体的交通控制网的过程当中,对于数字交通体系的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价值体系重塑在多变环境下的关键思考
不确定性环境下主机厂对于成本、效率和韧性的持续追求
汽车行业由增转存背景下,新冠疫情、芯片短缺和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形成共振,无疑再次加大下行压力。在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中,主机厂开始考量如何保持自身竞争力。【产业链】中,主机厂难以享受上游定价权和下游核心利润,因此逐渐开始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重夺产业话语权。【供应链】中,主机厂不再依赖单一供应商,逐渐对核心零部件进行多供应商备选和国产替代。【价值链】中,主机厂需打破传统业务上的隔阂,从而加快内部决策和研发周期。然而,价值体系的重塑漫长且艰辛,在过程中把控成本、效率和韧性之间的平衡成为汽车行业在思考未来道路上需纳入的核心因素。
二、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汽车行业价值体系重塑下的数字化转型
为应对价值体系的全面重塑,数字化转型成为主要抓手
价值体系的重塑导致汽车行业开始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势力品牌纷纷在数字化上加大投入,通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协同研发等方式对于核心业务、产品和服务进行变革,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重要的是,汽车行业并不存在赢者通吃的局面,产业各方参与者都存在各自的生存空间,而争夺生存空间的关键则在于业务、产品、运营、服务多方面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数字化转型主要需求及关联特征
营销环节成为关键突破口,生产数字化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中,【研发环节】自成体系且原有线上化、信息化程度较高,存在天然优势。多人协同的业务特征使得全流程协同研发平台的打造成为车企主要需求。【生产环节】在微笑曲线中附加价值较低,导致受重视程度不足。然而,供应链、制造和排产环节受上下游影响不确定性日益扩大;生产运营更多凭借历史经验决策,导致生产计划波动较大,生产损失难以预估。因此,不仅影响其自身还影响销售和财务指标,形成了价值链中的主要矛盾。【营销环节】直接触达客户,附加价值和企业投入较高,因此被部分主机厂作为全盘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企业运营】则是在局部数字化跑通后,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形成的企业级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全流程、全业务上进行数据翻译并高效流通。而最终的整车产品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体现,以智能化、网联化的产品形态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研发端:以全流程协同缩短研发决策链
打通全流程数据节点,以敏捷架构实现研发流程变革
研发环节中的协同性是缩短研发周期的根本。协同研发平台在打通研发流程数据的基础上,整合生产和用户数据,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敏捷开发。利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方式可实现无限次、可变参数、可加速的复现特性,以快速验证整车、系统和零部件级别的适应性和系统性表现,以便获得最优的模型参考。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可将研发周期从36个月降低至18个月,开发后期的设计修改减少约50%。然而,部分企业云间关联较弱,系统孤立,导致缺乏数据分析和主动仿真能力。因此,企业仍需从顶层规划开始,统一实施,盘整现有系统从而带动业务流和数据流的统一,实现研发流程的协同性变革。
生产端:增强柔性化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全链路智能制造方案成效显著,部分核心问题仍有待解决
目前,汽车行业的智能制造程度已走在制造业前端。工业软件、仿真工具和机器人的应用大幅提升工厂的智能化程度,异常停工率不断降低,JPH从30提升至50以上,OEE从70%-80%提升至90%以上。同时,将制造端、供应端和消费端进行横向拉通,驱动流程中全要素的价值整合。然而,部分企业在生产数字化中关注点出现偏差,忽略了系统间协同性和实际价值,导致数据能力未能完全体现;同时,部分企业的关注点仅在效率提升而忽略不同车型生产切换时间的缩短,难以实现消费者定制化需求。因此,在制造领域需更加关注数据透明、决策敏捷、设备智能、流程高效,实现生产过程的非预见性自我调整,以此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满足消费者定制化需求。
营销端:提升全生命周期用户体验
全场景营销助力挖掘用户生命周期中的长期价值
汽车行业营销的核心已从产品向用户转变,为应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营销的关注点从大范围获取线索向千人千面的精准投放转变;同时,汽车行业服务差异化的发展空间大于产品差异化,因此企业逐渐以直营门店、DTC、建立用户生命周期管理中台等方式提升线索浓度,加强内部管控,优化转化效果。然而,部分企业对于线索获取和精准投放的过度关注使其忽略了基于用户运营的保客粘性培养。在车市由增转存,获客成本不断升高的时代下,更需注重利用数字工具提升用户的服务和体验,而客户体验的提升和忠诚度的培养或将成为存量时代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运营端:建立企业级端到端决策平台
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以数据作为核心资产,以服务客户为关键驱动的端到端企业级数字化运营
企业级数字化运营是以数据为核心,在服务客户的驱动力下,涵盖全业务全流程,实现协同创造、协同运营、协同执行的业务价值,以加强企业级运营效率的全局方案。数字化运营从全局视角将行业思维、敏捷流程、业务落地和组织管理以在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之中流转的方式为企业建立数字化生态。从战略出发,在全链路上进行数据的翻译,以更高的内部效率服务客户。
架构端:EE架构持续向中央集中式演进
功能域集成势头正盛,中央计算单元将满足未来智能化趋势
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动化等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所需功能增多,算力需求上涨,传统分布式架构在可拓展性与通信性能方面难以满足产品需求。域/跨域集中式架构逐渐成为主流,同时多个域控制器将继续融合,从而形成中央计算单元与多各个区域控制器的最终形态;叠加以太网及TSN满足实时计算、高速数据传输、低延迟及时间同步需求,最大化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需的软件需求。
通信端:5G赋能万物互联的超级终端
在5G-A通感一体化趋势下,汽车向移动智能终端持续演进
3GPP将5G-Advanced(5G-A)作为5G演进的第二阶段,将联合6G移动网络革命性的扩充系统功能,在高速通信的基础上强化感知能力,全方位支撑智能化应用,实现万物互联,并将从工具效率提升演进为决策效率提升。5G-A在大幅提升汽车行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将汽车加速推向移动智能终端,融入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
数字化转型痛点分析
从认知到实践的关键痛点使得数字化转型知易行难
【认知混乱】:部分企业将数字化当做纯IT项目执行,导致流于形式而忽略了业务变革的本质,从而难以把握行为准则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顶层设计缺乏】:数字化转型需要站在未来的战略高度反向思考当前的解决方案。缺乏战略级的顶层设计易出现流程割裂、建设重复、标准不一等种种问题。【系统孤立】:系统间的独立建设导致数据定义独立、储存独立、接口独立,导致高价值数据的低价值展现。【投资回报不明确】:数字化项目前期投资较高,周期较长,对短期投资回报率的过度关注和对长期价值的低估使得部分企业过于谨慎,节奏缓慢。【人才缺位】:数字化人才不足或导致在项目落地时忽略重要结果,也较难理解高层的战略思维;同时部分人员对于业务变革的接受程度不一,导致对实际落地效果产生重大阻碍。
数字化转型相关建议
以战略驱动,以业务流程改革为目的持续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