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在工业制造领域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品类最全的制造业大国。
在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制造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智造强国”跨越。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工业制造企业的制造装备水平和制造过程中科技水平的提升上,也体现在如何有效借助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消费到生产的“有效连接”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
— 1—产业互联网在当下的发展趋势
产业互联网关注企业间以及产业链之间的有效连接和高效协同,即通过面向特定产业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系统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外向型经营要素和业务流程的重构和高效协同。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下游的“需求方”企业,可以获得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定制化需求的满足和高效精准的商品交付。
随着产业互联网与产业实体的逐步融合,上游供给方企业能够有效获取下游客户群体的需求变动,从而调整采购和生产计划,形成柔性化的生产组织体系,改变传统方式下粗放式生产导致的供需不匹配问题,有效降低中间库存。此外,产业互联网平台将打通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服务等各环节,使得下游的消费现场和上游的生产现场有效衔接,让产品能够从生产现场直达用户现场,消除原有模式下冗长的流通环节,提升交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 2—钢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钢铁是工业制造的基础原材料,中国钢铁行业近年来始终处于产能结构性过剩和行 业集中度偏低的状态。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不仅需要在工业 互联网领域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以“数字化车间”、 “网络型工厂”为特征的智能制造,达到“标准化、低成本、高效率、低排放”的发展标准,还需要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充分借助产业互联网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有效连接和高效协同,达到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服务要素的有效配置的转型升级要求。
1.钢铁产业互联网的特征
钢铁产业互联网以“平台化运营”为特征,对钢铁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的购销模式、产销模式、定价模式、物流配送模式进行重构,建立比传统价值链供应链更直接、更迅捷的信息传导机制,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参与到钢铁企业的产品研发、产销平衡、 资源配置中去,实现钢铁行业与下游各个行业的有效连接”。同时,钢铁产业互联网以“生态化协同”为特征,使得被高度片段化分割的贸易、仓储、加工、配送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服务资源,以标准化、数字化、 生态化、智能化的形态融入产业互联网的生态体系,并形成价值网络,实现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
2.钢铁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未来,钢铁产业互联网将驱动传统钢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从连接方式上看,传统钢铁供应链主要以单点服务的方式,对接钢厂、用钢企业、贸易服务商、物流企业等客户。钢铁产业互联网将由单点服务向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发展,通过集成化整合服务资源,打造钢铁生态服务网络。
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看,传统物流企业多以仓储网络和运输网络的重资产布局为主,钢铁产业互联网将促使传统物流体系演化为以智能硬件设备为主的物流数据系统和物流信息中心。从商业模式上看,传统钢铁供应链企业多以通过提供交易、物流、资讯等服务为主,未来钢铁产业互联网将主要依靠平台积累的数据以及平台对数据的挖掘和使用能力,为用户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用户高质量发展。
— 3—如何拥抱钢铁产业互联网
钢铁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钢铁生产工艺复杂、生产组织方式独特,钢材产品具有货值高、体积大、重量高等特点,钢材产品的贸易流通资金占用大、物流转运和加工配送的难度大。此外,钢铁产业链长期处于集中度低、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大、信用体系不完善的状态,产业链各段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转型升级的投入也较为欠缺。这些特殊性给产业互联网的“有效连接”和“高效协同”带来较高的难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行业新进入者必须面临的挑战和壁垒,那么,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1.需要拥有对行业有丰富实操经验的团队
钢铁工业是一个劳动分工精细、工序协同紧密的行业,生产工艺复杂,涉及冶金、 材料、化学、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个跨领域学科,钢材产品应用涉及几乎所有工业门类。如果没有一支对行业有着深刻理解并拥有丰富实操经验的团队,就无法围绕产业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企业的购销模式、产销模式、定价模式、物流服务模式及关键环节进行优化甚至流程再造,并按照平台化运营的方式,对传统价值链供应链进行解构和重构。
2.需要具备断点集成和模式创新的能力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有效连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高效协同。实际情况下,由于上下游企业在产品购销、仓储加工、物流配送、资金结算等诸多环节存在管理及服务差异而形成流程断点,无法接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形成网络协同效益。因此, 企业在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必须具备断点集成的能力和实力。
同时,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还必须具备模式创新的能力,需要通过断点集成和商业要素组合,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例如,需要通过交易模式的创新,帮助按规模批量组织生产的流程型制造企业,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实现产品的小批量销售,进而满足下游用户的零单采购需求;需要通过定价模式的创新,帮助连续生产型的上游企业,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与下游用户实现定价周期同步,进而减少受季节性影响、供需波动时的价格博弈。
3.具备对信息科技进行场景应用和集成创新的技术能力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互联网得以发展的技术基础。产业互联网企业需要将这些创新技术有效地与行业的特性、企业的特点、 实际的场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支撑产业互联网平台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场景的有效应用。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必须对新兴信息科技有深度的研究,并结合行业应用场景开展集成创新。
4.具备能够适应“广连接”和“深联接”要求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平台必须具备与 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及平台进行“广连接”的技术条件,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及平台进行“深联接”的技术基础。无论是“广连接”还是“深联接”,都需要产业互联网作 为“产业级基础设施”,实现与各企业的异构系统或产业的异构平台进行“异构互联” 和“数据互通”。因此,是否具备拥有“异构互联”和“数据互通”特征,能够适应“广 连接”和“深联接”要求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也是行业新进入者面临的挑战。
5.需要拥有大量的产业大数据并具备人工智能技术能力
产业互联网是对传统供应链的价值重构,不仅限于局部环节的流程再造和方式调整,更需从供应链的全流程的高度对资源要素、服务要素、资金要素、技术要素、数据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各类要素在不同场景下的高效配置。
因此,是否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是行业新进入者能否从全局视角解构传统价值链供应链的关键。同时,大量的产业链数据也对企业的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产业互联网企业需要能够充分调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有效 的智能推荐、高效供需匹配、流程优化等服务,从而重构供应链价值。
6.需要拥有规模化集聚优势和行业内骨干企业支持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虽然在服务对象、应用模式以及服务方式上有很大差异, 却同样符合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规律,即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边际成本会逐步降低,形成滚动式地优势积累。
因此,对于行业新进入者而言,面临着如何快速获得有效流量并形成规模集聚优势的壁垒。此外,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供应链的重构意味着现有格局的改变。因此,是否能够获得行业内骨干企业的大力支持,并使之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用户,是行业新进入者的必然挑战。
7.需要具备数智化、专业化产业互联网平台运营能力
产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优化价值链供应链各类要素配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因此对平台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拥有一 支专业化运营团队,能够提供品类管理、客商管理、订单管理、结算管理、物流管理等高效运营服务,同时通过运营能力沉淀,构建形成数智化共享运营中台,赋能传统产业,助力提升传统产业经营管理质量。
上海达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iuinfo Technology)是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商,总部注册于上海,于苏州及大连两地设置研发分支机构。作为中国运输及供应链行业的数字化服务高端市场领导者,达牛拥有全线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产品、丰富的系统实施经验和管理咨询能力。我们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促进流通体系的革新,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进程赋能——践行”链接企业数字化,架构产业新经济”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