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货匹配信息平台的现状与构建策略


 1车货匹配平台的模式与优势

物流领域有一组众所周知的数据:2000 多万辆货车,300 公里的行程,72 小时的停车配货时间间隔。这组数据将物流行业资源浪费、无效益尾气排放的事实展露无疑,正是受这些问题的影响,我国的物流水平才会如此之低。在此情况下,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借助互联网实现车货匹配,使物流运输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就成为其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式。虽然车货匹配领域还没有建立成熟的商业模式,存在车辆多货物少、信用制度缺失等问题,但提升货物运输效率却是全行业的刚性需求,因此车货匹配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车货匹配领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创业企业,比如货车帮、运满满、1 号货、天地汇等等,这些车货匹配平台致力于让车主、货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精准对接,以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降低车货匹配成本。

一. 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定义及主要功能

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就是在「互联网 +」环境下,利用在线平台让车主、货主直接沟通,消除运输环节各种中介,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提升信息检索能力与车货匹配效率,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诱发的各种问题,提升车辆满载率。车货匹配信息平台有以下四种功能:

(1)业务功能: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可为车主、货主提供丰富的信息,比如车辆类型、货源类型、运输路线、周边货源信息、车辆位置信息、车主或者货主的联系方式等等。

(2)在线支付功能:车货匹配信息平台支持支付宝、网银支付,还支持货主通过银行的担保交易平台支付货款,降低了支付风险。

(3)货物在途管理:通过车货匹配信息平台达成交易后,货主可通过平台对货物运输信息进行跟踪,车主也可以随时登陆定位平台对车辆运行情况与所处的位置进行了解。

(4)交易评价功能:很多车货匹配信息平台都设置了车主、货主信用互评模块,平台会将每次交易评价保存下来,辅助车主、货主做出更好的选择。

二. 车货匹配平台主要模式

车货匹配平台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平台模式,一种是线上 + 线上模式。

(1)纯平台模式纯平台模式指的是仅构建一个线上平台为车主、货主提供线上信息查询服务,让车主、货主通过平台获取合适的车源信息或者货源信息,进而达成交易。这类平台的典型代表包括中国配货网、中国物通网等等。

(2)线上 + 线下模式简单来说,线上 + 线下模式就是在全国各地区设立服务网点,以点带面对运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线下运力资源网络,这个网络相当于一个规模庞大的运力池。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 App,与线下的运力资源网络相辅相成,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周到的车货匹配服务。

三. 车货匹配信息平台作用

(1)满足车主、货物对物流信息的需求。车货匹配平台使货运信息透明化,过去因车货信息不匹配导致的资源浪费、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等现象大幅减少,车辆与货物可实现智能化匹配,车主与货主可在最短时间内取得联系,达成交易,使货运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2)节省供需双方时间及成本。车货匹配平台让运输过程实现了去中介化,车主、货主无需再委托中介寻找合适的货源或者车源,不仅节省了一大笔中介费,还规范了车货配载市场的收费标准与行为。同时,车主、货主在车货匹配平台发布信息,双方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后可在线沟通,不仅节省了人工寻找资源进行匹配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3)整合物流资源。车货匹配平台促使车源企业、货源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这类平台借助新技术让车源、货源实现智能匹配,降低成本,并利用智能化、便捷化的功能吸引用户进入,从而衍生出增值服务,使平台效益得以有效提升。

(4)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借助车货匹配平台,车货供需双方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成功匹配,促使交通运输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降低货源车辆的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为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车货匹配平台的现状与问题

一. 我国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再加上电商崛起促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使物流运输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而在技术、政策、资本、市场需求等多种利好因素驱动下,实现车货无缝对接的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除了 App 外,得益于较低的开发及运营成本,能够为司机实时提供货源信息的公众号与网站也保持快速增长。

车货匹配信息平台规模庞大,类型多样,随着市场竞争日渐加剧,行业开始进入整合期,以下几种类型的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1)公路港型,天地汇、传化物流是典型代表。

(2)同城型,云鸟配送、一号货车是典型代表。

(3)长途整车型,好多车、福佑卡车是典型代表。

(4)长途干线型平台,运满满、运策网、物流小秘是典型代表。

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车货匹配信息平台普遍对融资有较高依赖性,部分平台本身是大型物流企业自建平台,在资金、人才、技术、用户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目前,大部分车货匹配信息平台提供的服务是简单的交易撮合服务,通过地推、赠送加油卡等方式吸引货主、车主入驻,但因为服务意识缺失,很难建立较高的用户忠实度,发展效果并不理想。

二. 我国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与诚信问题以平台通过地推方式吸引货主及司机进入平台为例,平台按照吸引用户数量为地推人员提供相应的奖励,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推人员不会考虑用户质量,甚至让那些不符合平台要求的用户进入平台,同时,为了保持较高的用户活跃度,平台对用户发布信息真实性缺乏有效审核,导致车主与货主难以高效匹配,长此以往,造成用户大规模流失。

(2)对资本的高度依赖,盈利模式不清晰以两大车货匹配信息平台货车帮和运满满为例,2016 年 4 月,货车帮成功融资 3500 万美元,12 月,又完成 1.1 亿美元融资,2017 年 8 月,B 轮融资累计 3.27 亿美元。2016 年 6 月,运满满完成 5000 万美元 C2 轮融资,同年 12 月完成 D1 轮 1.1 亿美元融资,2017 年 9 月,完成 D3 轮 1.2 亿美元融资。

2017 年 12 月 27 日,在地方政府、投资方的支持下,货车帮和运满满宣布进行战略合并,成立满帮集团,2018 年 4 月,满帮集团宣布完成 19 亿美元融资。

车货信息匹配平台服务意识缺失,难以建立成熟完善的盈利模式,只能依靠长期融资维持生存,但我们知道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成功盈利不但可以维持平台基本运营,还能让平台有足够的资金完善平台服务,给用户带来优良体验,实现良性循环。

(3)平台缺乏可靠的支付方式,用户流失大支付安全问题无疑是车货匹配信息平台的重中之重,然而很多平台支付体系不完善,难以让车主与货主方便快捷、安全交易,对交易缺乏信心,车主担心送货后被货主拖欠运费、货主担心车主卷货失联,使平台用户活跃度逐渐降低,给平台发展带来重大阻碍。

(4)行业标准化低,市场推广难目前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服务流程、运输价格、结款方式,同时,装车、卸货环节不规范问题,导致平台交易很难提供有效凭证,市场推广难度大、成本高。

(5)信息系统不完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不足,导致部分车货匹配信息平台信息化水平较低,无法让货主及收货方方便快捷地对货物运输全流程进行实时追踪,与此同时,车货匹配信息平台未能建立智能化的供需匹配体系,车主及货主制定决策前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权衡利弊,从而给平台发展带来重大阻碍。


 3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发展策略

一. 建立车货信任体系

车货匹配平台要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制度。在推广阶段,平台要借助实名认证制度采集车主、货主的真实信息,限制资质不符的车主或者货主进入平台。以运满满为例,该平台会在线下对想要进入平台的货主、车主进行人工审核、拍照,线下认证通过之后,车主、货主才能在平台注册账号。同时,运满满还构建了关系图谱,根据用户交易对象、个人信用、长跑线路、评价信息等因素对用户进行筛选,将信用度较高的用户挑选出来。

除此之外,车货匹配平台还要引入保险机制,帮陌生的车主、货主建立信任关系,以解决市场混乱问题。

二. 平台要创新盈利模式

目前,车货匹配平台的盈利方式主要是收取会员费,方法单一、收益较低,导致平台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平台运营商要根据平台所处的发展阶段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比如在地推阶段通过「补贴」吸引车主、货主进入,为其提供免费服务;到了发展中期,在积累了一定的客户流量之后,平台可采用抽成方式,从每笔订单中抽取一定的费用作为自己的收益;到了成熟阶段,平台可通过开发一些增值服务盈利,比如物流增值服务、保险服务、二手车汽配汽修服务等等。

比如罗计物流利用大数据对用户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隐藏的规律进行充分挖掘,创造了一种既有利于平台发展,又能被用户接受的盈利模式,值得其他平台学习。

三. 建立平台在线支付模式

车货匹配平台要想吸引用户必须围绕用户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交易是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去留,为此,平台必须对用户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优化平台界面、完善交易方式。比如,车货匹配平台可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辅助车主、货主开展在线交易,维护交易安全,以实现用户留存。除此之外,车货匹配平台还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物流金融服务,对车后市场进行全面开发,为车主、司机带来各种便利。

四. 推进车货匹配过程标准化建设

车货匹配过程标准化首先要实现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收集平台数据,对数据类型进行划分、归总,提升平台在线配货效率,通过标准化提升车货匹配效率;其次,规范装车、卸货环节的开展流程,节约装卸时间,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对车型、车重、车长等基本运力进行规范;再次,规范运输价格,通过对各地区各时段的去程返程配货概率进行预测,以实时供求关系为依据创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明细公开机制;最后,规范结款方式,鼓励车主、货主开展智能化交易,用户只要在平台完成注册就能享受便利的支付与结款服务,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对交易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促使交易过程透明化。

归根结底,车货匹配平台就是一个信息终端,其运行、发展要以线下资源与服务为支撑,对平台开发技术并没有太多依赖。借助个性化设计,车货匹配平台可带给用户优质的体验。但用户必须认识到一点:车货匹配平台的核心是服务,物流是一个由很多环节构成的复杂的系统,仅凭 App 其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车货匹配平台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有效解决物流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车辆的空载率,对运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但随着市场愈发火爆,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身处车货匹配市场的创业企业有些飘飘然,一味采取烧钱扩张战略,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切实解决。车货匹配平台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货运市场的实际,脚踏实地,认真解决各种问题。


 4罗宾逊:轻资产无车承运人

成立于 1905 年的美国罗宾逊物流公司(C.H.Robinson,以下简称)作为一家国际顶级 3PL(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覆盖北美、南美、亚洲、欧洲、澳洲及中东地区的全球物流服务网络,超过 6.6 万个运输服务供货商与之建立了合作关系,能够为客户提供生产采购与信息咨询服务,以及完善的货物运输和物流业务外包解决方案。

罗宾逊公司根据具体业务选择合适承运人完成运输作业,是无车承运人鼻祖,致力于通过技术、流程创新,促进全球供应链提质增效,提高运输水平,使客户与供应商享受极致服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及流程是罗宾逊公司实现无车承运的关键所在,也是罗宾逊公司可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信息技术

罗宾逊公司和知名技术开发商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全球技术平台 Navisphere,同时,为了保障该平台的领先优势,长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平均每年研发投入高达 5000 万美元。Navisphere 平台能够让罗宾逊公司用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门到门可视化物流追踪,提供定制化的车货匹配服务,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国内大部分中小车货匹配信息平台由于资金所限,App 功能与服务并不完善,甚至部分平台 App 是抄袭竞品而来,当货物运输遇到突发情况时,货主、收货人等无法及时了解信息,更不用说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平台价值仅限于交易撮合方面,未来,还需要平台方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考虑到成本因素,让中小车货信息匹配平台建立类似 Navisphere 平台的技术平台是不现实的,而且中小平台用户规模有限,建立大型技术平台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更为可行的方案是,和强大的物流云服务商合作,租用后者的物流云服务。

二. 人力资源

尤其强调用户服务体验的罗宾逊公司,拥有超过 1.15 万名具备专业技能与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员工。罗宾逊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员工持股,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树立责任感与使命感,保障了员工利益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股东收益。国内车货匹配信息平台以中小平台为主,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类似技术云的方式,发展人才云,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外部优秀物流人才合作,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

三. 流程管理

物流运作流程包括一系列环节和多种要素,而且随着客户需求愈发个性化、多元化,实现物流服务的定制化,并积极开展物流服务创新显得尤为关键。罗宾逊公司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需求,推出 PTI(流程变革与整合计划),对物流运作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完善,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很多平台内控机制建设滞后,内控流程不合理,给用户体验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内车货匹配信息平台借鉴行业领头羊标准的同时,进行微创新,因为不同车货信息匹配平台业务存在一定差异,内控流程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时,也要做到与监管政策的一致性,为了规范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监管部门可能会在结算方式、交易审核等方面设定标准,这需要平台将这些标准及时纳入到流程管理体系之中。

物流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市值超过 6000 亿元的物流巨头联合包裹固定资产占比达 50% 以上,而罗宾逊公司是一个另类,其物业、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少,是一家少有的「轻资产」物流巨头。

对比两家的流动资产构成,联合包裹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占比不足 20%,而罗宾逊公司这一数字却超过了 50%,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罗宾逊公司的「无车承运人」模式,为货主承运费用过程中,需要垫付一定费用,造成其应收账款过高。

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实际承运人的结账需要得到满足,体现了无车承运人的价值,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但这会让无车承运人承担较高的财务压力,当然,采用「无车承运人」模式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融资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投资方。一位采用「无车承运人」模式的企业管理者曾经在朋友圈中吐槽,企业日订单量 400 单,平均每单垫付 1 万元,一个月应收账款就达到约 1.2 亿元。

虽然很多车货匹配信息平台订单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企业管理者并不能因此而放松,因为迫于较高的财务压力,必须要寻找合适的资本方持续融资,在资本寒冬期,投资方格外保守谨慎,为了控制风险,普遍选择投资那些已经建立一定领先优势,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从这一角度上,那些号称日订单上千的「无人承运人」企业恐怕根本没有发挥无人承运人的作用,仅是提供撮合交易服务,而没有参与结款环节,毕竟能够得到资本方大力支持、可以垫付大量货款的企业仅占很小的比例。